2006年,张裕的国际化战略正式出炉。为了达到其“2008年进军全球10强”的目标,张裕赶在2007年5月完成了“四大酒庄”最后一个酒庄——张裕爱斐堡酒庄的布局。
如果要将张裕新产品阵列布局时间作一个梳理,我们可以发现除张裕卡斯特酒庄外,其余的张裕凯利酒庄、黄金冰谷酒庄与张裕爱斐堡都在2006年国际化战略宣布后,在短时间内迅速落成。记者从市场上所了解到的情况表明,张裕爱斐堡以及其余两大酒庄的瓶装产品在今年年中时已经进入了张裕的销售渠道之中。这一切都是张裕在为2008年的目标提前所做的准备。
从产品的定位情况来看,从早前的张裕卡斯特整桶订购、VIP会员俱乐部到“国际化战略”背景下的高尔夫渠道、期酒发售,张裕所做的这些努力,除了培养领袖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外,打通一条新的通路也是张裕所努力的方向。在张裕国际化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立足于高端差异化营销竞争的战略部署。
张裕的优势在于一条很稳固的自有渠道,在其庞杂的三级营销体系下,有着1300多人的市场人员,多达3300多名的经销商。因此,张裕在铺货率和市场均衡度方面被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行业中最为成功的企业。有这样的基础,张裕在前些年也大举将渠道下沉,在陕西、山东、福建等市场,张裕的销售网络已经渗入到了每个县级市场。但从张裕的财务报表看,实质上给张裕带来利润增长的都是中高端产品,而这些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集中在中心城市。
这样的现状,使张裕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曾经的渠道部署。在2007年,张裕已经为其高端产品阵容做好了产品造势和渠道准备。相对于高端新渠道通路的再造与先机掌控,或许2008年是否能达到全球10强的数据只是一份向外界传达的表单。即将到来的2008年,张裕携完备的高端产品阵容如何具体操作市场,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