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店   会员请[登录]  新用户请[免费注册]

关注老宓讲酒

查看购物车 现金兑换券 选购攻略 所有分类 用户申诉

团购热线

“老三强”分化的开始(一)

  “万吨级”产业俱乐部

     记者曾在针对重点二线品牌进行的调查采访中发现,2003年可谓二线品牌分化的起点期。当时,行业内公认有一道“产能过万吨”的话语权门槛,“万吨级”产业俱乐部中的成员和准成员也正是行业内的前10强。在这之中,尽管威龙、新天的产量颇大,但其经营利润与其他二线品牌也相差不多,甚至还略少。

       俱乐部中的代表如新天、云南红、莫高等企业,都在2000年后逐渐起势,到2003年至扩张顶峰,但之后便进入调整期,业绩开始停滞不前。同样在这一年,一纸禁令让通化、长白山为代表的山葡萄酒企业不得不直面转型压力,市场销售受到了重大影响。

     2004年到2005年,是产业俱乐部当中不少成员最难熬的寒冬期。

 

     在资本热炒作下的一些行业话题逐渐平静下来后,伴随着席卷大江南北的买店风潮,老三强强势出击。于是,我们不断看到:张裕信誓旦旦地宣称将“啃下青岛这块硬骨头”;长城在四川完成围剿后,又将触角伸到了昆明、西安;王朝也在积极地往外拓展,其中对于中部地区如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的一、二级市场,王朝开始准备重点运作。

      互联网界在2000年“网络神话”泡沫破灭后,亚马逊总裁曾说过:“熬过了冬天,就是春天。”这是一句生活中的大实话,也是一个朴素的商业原理,中国葡萄酒行业在经历了这一场残酷的剿杀战之后,虽然一点也未洗乱牌局的前列座次,但却帮助二线品牌明确了方向,找准了定位。

     2004年到2005年阶段的大浪淘沙,正是葡萄酒行业一二线品牌间距离被大大拉开的一个关键期。当“老三强”的格局基础被夯实后,二线品牌的底牌其实只剩下了“求生存”,当然活下来也需要智慧和勇气,于是重点二线品牌尤其是万吨俱乐部的会员,开始不断调整。
 
     一个“3+X”的格局

      近年来,市场上少有规模性葡萄酒新品牌涌入,这使得二线品牌的最终走向,仍然将视 “万吨级”俱乐部成员的表现而定。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0 条评论

用 户 名: 酒圈网友
电子邮箱:
评论等级:
评论内容:

购买前请确认达到法定饮酒年龄!酒圈网不销售任何含酒精产品给18岁以下人士!

京ICP备2021022079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7000065

营业执照编号:911101087684815340

食品经营许可证编号:JY1110801083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