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的学习与品酒活动是与王朝的亲密接触。虽然天津和北京几乎比肩而立,有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相连,可惜北京部分地区的交通实在是臃堵得厉害,张春娅主任一行上午9点就赶早出了门,但在北京的市区公路上却花去了和高速公路几乎相等的时间,终于提前赶到。
这次的品酒前讲解非常系统、规范,从我国近现代葡萄酒发展的历程说起,介绍了葡萄酒的四个特征,即:多样性、变化性、复杂性、天然特性,特别强调了葡萄品质和葡萄酒质量的关系,引出了我国葡萄酒的不同产地和特点。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次她给这个品酒群体介绍了酒厂的简单情况,比如一个酒厂一般有哪些组织机构,酒厂如何进行生产,给这个以学习葡萄酒文化与鉴赏为核心的群体,带来了新鲜的第一现场感。
5款王朝葡萄酒构成了这次的品尝组合。第一款是王朝在瓶中发酵的起泡葡萄酒,酒色浓郁,闪烁着金黄色,已经在酒窖中安静地躺了两年。第二款是半干白葡萄酒,这款葡萄酒据介绍是根据中国人的口味专门研制的,也是王朝的当家产品之一。它由三种葡萄共同酿造而成,白玉霓为葡萄酒提供了酸度,贵人香为它提供了结构,而玫瑰香为它提供了香气。第三款酒为王朝夏布利,以霞多丽为原料,并且经过了橡木桶陈酿。第四款酒为清新型的解百纳干红,以蓟县的葡萄为主要原料,色泽饱满,鲜艳诱人,香气中有很典型的青椒味。第五款酒是重型的解百纳,以王朝在宁夏的基地所产的葡萄为原料,又经过了美国橡木桶的处理,酒色非常浓郁深沉,果香中蕴涵着成熟的李子酱,黑梅酱、烟雾、皮革的气息,橡木香非常明显,这款酒是张主任专门拿来给品酒群体与第四款酒对比,以体验橡木处理风格的样品。
品酒结果很有意思,在三款白葡萄酒中(含起泡葡萄酒),同学们最喜欢第二款,即:半干白葡萄酒,选票令人吃惊地集中。他们认为这款葡萄酒饱满、香气好、口感好。出乎我意料的是只有个别同学表示喜欢第一款起泡葡萄酒,在品酒前我曾猜想大学生是一个比较追求浪漫的群体,起泡葡萄酒应该有比较大的吸引力。询问品酒群体,不喜欢的主要原因可以基本归纳为:认为起泡葡萄酒的酸度高,加上口腔中二氧化碳产生的杀口感,更是增加了酸度偏高的感觉,这是这个群体第一次对起泡葡萄酒进行体验,对经典型的起泡葡萄酒中比较高的酸度还不熟悉,感到不适应。其次的原因可能是这款葡萄酒的样品稍微有氧化感。
群体对两款红葡萄酒的选择差别不大,喜欢第四款和第五款的人数差不多,尽管这两款酒在风格特点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把五款酒放在一起进行喜好性评价,这个群体再次表现出对白葡萄酒的明显趋向,这个结果和上次怡园品酒的部分结果相似。再次向品酒群体提问的结果表明,这个群体普遍认为白葡萄酒比红葡萄酒易于理解和欣赏。作为品酒经验有限的一个群体,他们也更趋向于果香和口感都较为浓郁的葡萄酒类型。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个群体发现自己喜欢的葡萄酒并不是价格最高的葡萄酒,喜好与市场价格没有正相关关系。一个对葡萄酒不是特别熟悉的个体,在群体品酒时当发现有大量的其他人也对某种葡萄酒喜欢时,比较容易确立选择的自信,变得更相信自己的口感,而不是更依赖价格所带来的品质指征。葡萄酒有一定的时尚因素,初期的品酒者对时尚的把握缺乏自信是容易理解的。群体品酒的规模和意见,对初学个体的选择倾向影响很大,在本次品酒实践中,这个70多人的群体对葡萄酒的选择因素首先是口感,浪漫等心理因素的位置则较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