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就在许多葡萄酒企业的葡萄原料开始收购工作开始时,全国葡萄原料今年普遍减产给各葡萄酒企业带来了众多的问题。原料减产必然引起葡萄收购价格的上涨,收购价格的上涨会带动企业成本的上升。
记者拨通了蓬莱葡萄与葡萄酒局局长季兴典局长的电话,他告诉记者:“由于受气候的影响,今年蓬莱的葡萄产量不高,到了葡萄采收期,很多企业风闻减产的消息,纷纷涌至西部抢购葡萄,甚至有些含糖量不够的葡萄也是各企业眼中的珍品,被一抢而空。一些尚未成熟的和质量不高的葡萄也要卖到每公斤2.0元,甚至还是抢手货。”
有专家说:“由于春季气候等原因,葡萄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平度的主要品种赤霞珠所受的影响最大。为了保证酒质,大部分正规的酒厂都需要收购一些烟七三葡萄,来调节葡萄酒的颜色和口感,有条件的企业甚至要加入往年的陈酒来调配口感,这都使得企业的产品成本比往年有所增加。”
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有限公司基地的杨经理,他表示,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山东地区今年的葡萄减产较为严重,红、白葡萄品种分别减产20%至30%。因此,山东白葡萄品种的收购价从去年的每公斤0.7元到0.9元上涨到了今年的每公斤1.4元至2.0元,红葡萄品种的收购价从去年的每公斤1.0元到1.2元上涨到今年的每公斤2.3元。
由于葡萄酒行业长期以来处于产大于销的状态,葡萄减产带来的矛盾历来并不突出。但随着新国标的出台,国家对葡萄酒的规范管理必然要从葡萄原料抓起。因此,保障葡萄原料的供应必然受到各企业的高度重视,这次的原料减产也将引发一系列问题。
由于已经与果农签订单亩限产的协议,因此烟台长城受原料减产的影响并不大。烟台长城的杨经理表示,即使明年烟台长城调整产品价格,也不会是因为葡萄价格上涨的因素,而是因为一些市场大环境的原因。
在烟台有七万亩葡萄基地的张裕,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与烟台长城类似的观点。
还有部分企业受原料减产的影响,今年收购的葡萄原料比去年的价格上涨了不少,可能完成不了收购任务。部分中小企业受葡萄价格和质量的影响,仅能收购几百吨的葡萄原料。这些收来的葡萄所酿的酒将于明年四五月份上市,中小企业将会进行适当的价格调整,预计部分产品的价格将提升10%到15%,因为企业正面临成本上升带来的诸多问题,如果不调整价格,就会出现亏损。
葡萄原料减产,西部巨头新天的原酒必定成为抢手货。新天拥有我国最大的葡萄原料基地,在原料减产事件中,新天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原料减产给明年葡萄酒价格走向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有人认为原料减产必然会导致明年的葡萄酒价格有所上扬。一些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成本上涨会导致企业本来就不高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再加上新国标出台在即,葡萄酒行业的门槛变高,对原料的要求也会更严,价格上调势在必行。小企业如果价格涨不上去,就将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 无论如何,从今年葡萄原料减产,再到新天的原酒生意兴隆,可以预测,明年的葡萄酒价格行情将会出现波动。因为只要有人提价,势必就会触动另一些人的奶酪,没有人会对此无动于衷。明年葡萄酒的价格到底走势如何,2005年底的种种迹象将会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