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我和做进口红酒代理的朋友们开玩笑说,你们好像抗日战争时候的鬼子,平时都是躲在炮楼里面,出了敌占区就全部都是游击队的天下了。每个礼拜在上海各个高档的餐厅都有各种各样的品酒会,有免费的,有一百块钱喝五杯的,但是当你来到大部分的中餐厅,你所品鉴的红酒都找不到了,酒单上面的葡萄酒系列基本上都是国产酒的天下了。这种泾渭分明的葡萄酒世界,你可以说是渠道为王,或者说是经销商的天下,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在每年过百亿的中国餐饮市场里面,中国的葡萄酒还是牢牢占据着中国人的胃。
葡萄酒成为时尚符号
葡萄酒在普通中国消费者的心目中,是和健康、浪漫联系在一起的。世界上没有比中国人更注重保健的了,也许是药房的药太贵的原因吧,中国人更加注重各种食补,也许是传统中医的影响,葡萄酒的保健疗效已经深入人心,各种欧美的数据在积极的支持着国人对于红酒保健的期望,无论是对于胆固醇、还是心脏病或者是糖尿病,葡萄酒都要比那些天天用广告轰炸的保健品高明很多。保健之外,葡萄酒已经成为国人时尚生活的一个象征符号,就好像坐在星巴克咖啡的门口更容易让你陶醉在美好生活的气氛中一样,在今天这个不到100亿元人民币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上,情调和保健的疗效,始终是国产葡萄酒的重要诉求。
那法国的葡萄酒呢?这也许是国人了解最多的葡萄酒种类了,对于新世界的各种新秀来讲,法国永远是横在它们和中国消费者之间的鸿沟。无论是智利还是澳洲,抑或是美国的加州,在中国消费者眼里,它们永远是第二种选择。无论是富豪还是平民,在他们的心目中,法国永远是葡萄酒的代名词。古堡、复杂的酒标、永远分不清的年份和发不出发音的法国产区单词,这些除了是权威之外,还代表了一种敬意,一种对于法兰西文化源远流长的敬意。于是乎,各种法国葡萄酒就漂洋过海来看你了,就连中国的葡萄酒也在有意无意的告诉告诉消费者自己与法国的渊源。当我们看见一个一模一样的法国城堡屹立在北京郊区的时候,你一定会明白我们对于法国文化是何等的尊敬。
除了语言的障碍之外,我们5000年文化所积累的味觉体系,完全与建立在芝士、牛肉、橄榄油等味觉体系的西餐大相径庭。在国人的味觉系统里面,甜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如果说嗜甜是一种习惯的话,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火锅配可乐、威士忌加绿茶或者掺着糖浆的葡萄原汁可以在中国大卖特卖了,因为我们一直希望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匈牙利葡萄酒皇家托卡伊(ROYAL TOKAJI)将会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挚爱,因为糖份最高的全熟葡萄汁所酿制的极品白酒,完全是包含了多种口味的浓郁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