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店   会员请[登录]  新用户请[免费注册]

关注老宓讲酒

查看购物车 现金兑换券 选购攻略 所有分类 用户申诉

团购热线

张裕“洋务运动”的启示(一)

  卡斯特全面进入中国是迟早的事情,而对于当年在中国加入WTO前夕有将卡斯特引为合作伙伴这样惊人之举的张裕决策者们来说,做出这样的判断应该是一件并非很难的事情,问题的关键是,在这之前,张裕如何构建起自己的预警和应急机制。

  卡斯特 跨国姻缘成引狼入室

  像众多民族工业一样,张裕的成功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只属于一家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成功,在葡萄酒产业这样一个骨子里就有着“贵族血统”,而且国际化市场色彩十分浓重的特殊产业的大背景映衬之下,这种在消费力低下的前提下,靠低档次产品和产量堆积起来的成功,不仅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而且在即将到来的WTO时代似乎也很难经得住国外大鳄级同行们强力挤压的考验。相信,是基于这种不无危机意识的判断,张裕在2001年接受了法国卡斯特集团抛来的橄榄枝,开始了这家一向以民族工业血统纯正而自豪的葡萄酒企业的第一次跨国姻缘。

  总的来说,这场为期6年的姻缘,使双方的目标均已部分地实现了。但公正地说,从这场未曾经历“七年之痒”就匆匆降温的姻缘获益最大的赢家,当然是卡斯特,尽管他一直抱怨张裕只是借卡斯特的品牌,极力张罗着在中国高端葡萄酒市场上扩张领地。不争的事实是,张裕用大量资金来打造张裕·卡斯特这一品牌,在使其成为中国高端酒市场主流品牌的同时,也使得卡斯特在原装进口产品还没有面市的情况下就已经树立起了高端品牌形象,成为中国消费者最为熟知的境外葡萄酒品牌,“张裕·卡斯特酒庄酒作为混血儿都能成为高端产品,纯粹的卡斯特品质当然更佳”成为许多中国葡萄酒消费者想当然的判断。于是,当卡斯特真的携其原装酒在中国市场上大力推广,并眼看着要与张裕在中国市场上短兵相接之时,“看着卡斯特在中国市场上长大”的张裕不仅成了寂寞的看客,而且对此竟然束手无策。

   本想借助洋品牌壮大自己,却不料落得个“引狼入室”的结果,相信这不是张裕乃至众多中国葡萄酒企业希望看到的结果。但是在中国加入WTO进入第6个年头,中国关税已降到14%的情况下,因实力先天不济而在与卡斯特的博弈中勿庸置疑地英雄气短,却是张裕不得不接受的残酷现实。贵为中国葡萄酒产业长子的张裕尚且如此,其它企业难道还有哪家能够绕过这个悖论吗?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0 条评论

用 户 名: 酒圈网友
电子邮箱:
评论等级:
评论内容:

购买前请确认达到法定饮酒年龄!酒圈网不销售任何含酒精产品给18岁以下人士!

京ICP备2021022079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7000065

营业执照编号:911101087684815340

食品经营许可证编号:JY11108010830947